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晶[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5期55-66,共12页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摘 要: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的运转速度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外观,频发的诉讼不及时现象,不断引起法学界、法律界乃至一般公众对案件程序公正性与实体正确性的质疑。在中国和域外的刑事司法格局中,都存在一些用于检讨、论证、影响诉讼速度的制度措施。体现为不同制度形态的这类"速度干预"措施,有着修复司法公信、约制诉讼活动懈怠等共同功能导向,体现了不同法系语境下对妥当诉讼速度的共同追求。"速度干预"作为一种以诉讼及时性为线索的程序性审查机制,内涵"制裁"与"救济"两种运行逻辑。解析两者与强制措施、办案期限等既有制度范畴之间的理论关联,可发掘与激活后者所内涵的速度干预功能,从而以新的视角引导诉讼制度的良性演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