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作品数:18被引量:8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程序性违法逮捕实体化序类刑事诉讼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现代法学》《时代法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诉讼进程失控的中国问题及其理论反思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郭晶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诉讼进程畸快或畸慢的现象频发,屡屡引发法学界、法律界乃至一般公众的质疑。问题存在于四个方面,即,执行法律程序的冒进倾向、获得阶段性决策的迟滞风险、进程状态缺乏司法审查与程序性法律后果、过度倚重司法...
关键词:刑事诉讼进程 迅速审判 司法管理 程序性违法 程度性法律后果 
刑事司法进程的四种调控模式评析被引量:9
《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3期31-48,共18页郭晶 
域外法治国家注重将诉讼及时性要素纳入司法审查,在法律程序内对悖离及时性的诉讼进程状态予以调控。我国法律程序虽也存在类似的制度要素,但仅具雏形却难以有效规制过慢或过快的进程状态,不得不过度依赖行政性的管理和监控予以补充。...
关键词:迅速审判权合理期间 诉讼程序 羁押 强制措施 
诉讼不及时的三种模式与双层认定标准——检讨刑事司法运转速度妥当性的解释性工具被引量:7
《东方法学》2015年第1期138-151,共14页郭晶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的运转难以普遍性地控制在一个相对正当的速度,诉讼速度畸快或畸慢的现象频发,屡屡引发法学界、法律界乃至一般公众的质疑。诉讼速度的妥当性问题,关联复杂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涉及一系列的理论疑难...
关键词:诉讼及时原则 迅速审判权 程序性违法 诉讼拖延 
“诉讼不及时”问题的理论解构——治理诉讼迟滞与诉讼冒进的解释性工具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26-134,共9页郭晶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的运转难以被普遍性地控制在一个相对正当的速度,诉讼进程畸快或畸慢的现象频发,屡屡引起法学界、法律界乃至一般公众的质疑。从比较法的角度借鉴、吸纳大陆法系诉讼及时原则和英美法系迅速审判权的相...
关键词:诉讼及时原则 迅速审判权 程序性违法 诉讼拖延 
刑事诉讼的速度干预理论初探——基于公信塑造与权益救济的功能性反思被引量:8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5期55-66,共12页郭晶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的运转速度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外观,频发的诉讼不及时现象,不断引起法学界、法律界乃至一般公众对案件程序公正性与实体正确性的质疑。在中国和域外的刑事司法格局中,都存在一些用于检讨、论证、影响诉讼...
关键词:诉讼及时 迅速审判 勤勉义务 司法公信 程序性审查 
逮捕制度改革的两条道路及其反思——以逮捕功能异化现象为立论基点被引量:2
《时代法学》2014年第4期69-77,共9页郭晶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逮捕的适用已异化为定罪的前奏,逮捕所引发的未决羁押也已异化为刑罚的预支。对此,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一种是否定现状,试求回复逮捕作为强制措施本质的"强制措施化"改革模式;另一种是默认现状,试求对逮捕...
关键词:逮捕 强制措施 功能异化 逮捕实体化 
论书面侦查说明的形式审查规则——在程序性裁判视野下的探讨被引量:2
《犯罪研究》2014年第2期2-8,共7页郭晶 
2013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所构建的以非法证据排除和瑕疵证据补正为核心的程序性裁判,为侦查机关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的适用设定了较大空间,悖离直接言辞原则,存在明显的正当性瑕疵。但侦查说明的适用,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
关键词:侦查说明 程序性裁判 证明方式 形式要求 自由证明 
劳动教养废止后的制度抉择——基于“弊端革除”与“功能赋予”理念的碰撞
《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2期45-49,共5页郭晶 
劳动教养废止后,相关的制度衔接与建构应当走向何处?如何借由劳教废止而统筹关注我国各类保安性措施的程序正当化路径?如何调整我国既有的刑事、行政法律体系?对此,不同方案看似言之凿凿,理论深邃,但总体上来说,无外乎"弊端革除"与"功...
关键词:劳动教养 废止 制度抉择 弊端革除 功能赋予 
论程序性监督之嬗变——从违法性宣告到渐进式制裁被引量:15
《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94-107,共14页郭晶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7、55、115条所确立的检察官对警察三类程序性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的程序合法性监督机制,仅止步于程序性违法的识别与宣告,既无法对违法主体施以实质威慑,也难以向被侵权人提供及时救济。在我国刑事司法...
关键词:程序性违法 纠正意见 程序性制裁 司法考评 责任豁免 
程序类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分析被引量:12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1-126,共16页郭晶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程序类情况说明因其法律性质定位不明、证据能力界定不清、证明力评价标准随意而饱受质疑。新刑事诉讼规则体系所构建的以非法证据排除和瑕疵证据补正为核心的程序性裁判,因其所指向证明对象的不同而存在着自由证明与...
关键词:程序类情况说明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证据能力 证明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