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裁判

作品数:68被引量:67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瑞华孙信之陈卫东高咏刘中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诉讼重作判决的适用困境与纾解路径
《行政法学研究》2024年第4期147-156,共10页刘薇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163)。
重作判决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给付类从属判决。实践中,重作判决的适用存在适用要件不完善和裁判形式不明确等困境。这不仅影响重作判决制度功能的发挥,也造成了重作判决与其他判决类型的混淆适用以及界分困难。重作判决的适用要件可归...
关键词:重作判决 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程序性裁判 不履行法定职责 
刑事诉讼中的先行调查规则:基础规范与多元构造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4期93-113,共21页牟绿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先行调查规则是一项授权性规则,它赋予被告人在庭前或庭审过程中申请法庭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基本权利的请求权。当被告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款申请排除供述、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时,法庭应当先行当庭调查取证合法性问题;对于...
关键词:先行调查规则 一并调查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程序性裁判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
《法制博览》2019年第11期208-208,共1页杜科伟 
程序性裁和实体裁判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法律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这对于我国司法权威性等带来了严重的制约性。基于此,本文对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程序性 裁判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00052-00053,共2页权帅帅 
想要确保我国刑事诉讼实务能够规范开展,应该对我国程序性裁判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结合我国当前程序性裁判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独立价值,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出现了众多问题,由于程序性裁判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因此...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程序性 裁判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期10-11,8,共3页古锦宝 
在刑事诉讼法中坚持程序性裁判是程序独立价值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在实际范围、法律后果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这样就造成了程序逆行的必然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制度,本文认为...
关键词:程序规则 刑事诉讼法 程序性裁判 
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诉讼化构建——以某省检察系统为实证样本的考察和分析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8年第7期83-92,共10页张琳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羁押必要性审查提出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证调研发现,仍然存在适用率低、变更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诉讼化程序的构建能够有效注入司法审查的精髓,保障被追诉人的人身自由权。诉讼化构建需要具备以下要素:在确定审...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 诉讼化构建 实证分析 程序性裁判 直接言词审查 
搜查的二阶段、二分法证明标准
《研究生法学》2018年第3期134-143,共10页华炫宁 
我国审前侦查程序中对搜查侦查措施的实施不采法官保留原则,也就不能确立典型的司法证明机制,但侦查机关内部对是否达到搜查条件和标准的"自我证明"机制的完善无疑构成了搜查的正当性基础。审判程序中对通过搜查所收集证据的合法性的证...
关键词:程序性裁判 搜查 证明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 
要求作出实体行政处理的程序性裁判——以苏某诉D市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为分析对象
《公法研究》2017年第2期113-122,共10页周奕洲 
关于行政诉讼中履行法定职责判决的裁决方式,我国实定法经历了一个从程序性裁判向实体性裁判突破的过程。对于如何在司法权不侵犯行政权、实质性解决纠纷这两个相互有张力的原则之间寻求最佳协调点,本文考察的个案采取了'要求作出实体...
关键词:履行法定职责判决 程序性裁判 实体性裁判 
论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被引量:9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3期62-69,共8页闵春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中国法学会课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CLS2015C07);"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逮捕关涉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应受到司法审查和控制。尽管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制度进行了诸多完善,审查逮捕程序仍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应以审判中心主义的理念对该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作为审前的程序性裁判活动,审查逮捕应坚...
关键词:审查逮捕 诉讼化 程序性裁判 以审判为中心 逮捕听证 程序性证明 
论庭前会议功能失范之成因——从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切入被引量:28
《当代法学》2016年第1期149-160,共12页吉冠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审判中心视角下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研究"(14ZDC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2年《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功能失范的主要表现为:解决程序争议的功能失灵,组织庭前准备的功能失范,提高诉讼效益的功能也难以发挥。跳出庭前会议程序失灵的表象后,"庭前会议功能失范何以发生"成...
关键词:庭前会议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程序性裁判 功能失范 因果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