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与诗化乡村——论“土改”和“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民俗审美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向明[1] 杨林夕[1] 

机构地区:[1]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

出  处:《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  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演变"(项目编号:12FZW018);广东省"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文学转型中的民俗叙事研究"(项目编号:GD10CZW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解放前后”时期是中国前途和命运大转折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权博弈与随之延续下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时局剧变的轨迹反映在文学创作上,也自然呈现出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变革与保守等相互对立的现实状况及其艺术反映。此时“民间信仰”的文学叙事以及“民间”文化形态的沉浮,使得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土改”和“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民俗审美呈现出独特的意味和取向。

关 键 词:农村题材小说 “十七年” 民间信仰 民俗审美 土改 乡村 诗化 社会主义改造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