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

作品数:3079被引量:265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高会席建彬靳新来田本相张学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风流散尽 诗情俨然——谈越剧《织造府》的诗化演绎
《上海艺术评论》2025年第1期84-85,共2页方家骏 
2024年七夕之夜,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越剧《织造府》在当地首演。作为“金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较之前两部—《乌衣巷》和《凤凰台》,这部大体量的《织造府》显得更具“新质”特征。在厚重的历史底版上,以不拘之态作诗韵皴染,成为该剧...
关键词:主创 当代审美 越剧 品质追求 皴染 收官之作 诗化 大体量 
阿哈的金牌
《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83-87,共5页艾平 
一、岁月遥远。记忆如一碧千里的草原,葳蕤连绵。“在蒙古语里,下乡知青叫思格腾,哥哥叫阿哈,那时在西格登草原,人们都知道呼和勒阿哈有个思格腾弟弟,都知道那个有福气的思格腾就是我……这不是传说,也不是诗化的故事,一切都真实地发生...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故乡 陈巴尔虎旗 下乡知青 一碧千里 蒙古语 阿哈 诗化 
“以诗为词”与宋代文论变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52-164,共13页杨吉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词中的器物书写研究”(22BW070)阶段性成果。
由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实践引发的“本色”论,尚未明确澄清“本色”具体内涵,导致“本色”具有概念不清、定义不明的模糊性特点。“以诗为词”虽然较好推动了词的地位提升,表现出宋人潜在的“尊体”意识,但是,“尊体”意识与“本色”...
关键词:以诗为词 本色 尊体 诗化观 活法 
彩笔画梦 心恋桃源——读废名小说《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叶小芳 
废名长篇小说《桥》是一部精雕细刻的独创之作,它继承古典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创了抒情小说类型,清新意远,将现代乡土文学推向了极致。本文从文体的诗性、心象的风景、隔离的审美、语言的禅意和结构的断片五个方面阐述《桥》的特...
关键词:乡土 抒情 文体诗化 心象小说 
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以《受戒》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131-133,共3页王嘉颖 钱华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文学大师汪曾祺对小说的语言艺术十分重视,其小说语言独具匠心。在他的笔下,文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受戒》运用诗化与口语化的语言,巧妙地将高雅与朴素结合,利用留白激发读者想象。他创造了一种既贴近生活又富...
关键词:汪曾祺《受戒》 诗化 口语化 空白 
《牡丹亭》的“诗化”及国际传播的“诗性”解构
《艺术百家》2024年第6期119-124,159,共7页缪海涛 刘雅宣 
张庚的“剧诗”说以“诗化”“诗性”揭示了戏剧艺术在创意、语言、表演及舞台等方面的综合审美特性和本质规律,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戏剧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汤显祖的《牡丹亭》显然是“诗化”的典范,但《牡丹亭》在国际传播的过程...
关键词:《牡丹亭》 “诗化” 国际传播 “诗性”解构 
诗润心田,诗意成长:小学诗化德育的思与行
《中国德育》2024年第23期65-67,共3页郁旭峰 
德育要培育诗化的心境,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韵致,进入自由的学习之境,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诗化德育旨在将德育与诗歌相结合,通过设计诵读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开展主题活动、投身社会实践等策略,打造诗化课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
关键词:诗化德育 诗意校园 诗化课堂 
隐藏于诗化文字中的战争叙事——《荷花淀》细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徐江宁 
《荷花淀》通常被认为在话语表述过程中掩盖和消解了战争特性,重新审视和细读文本的几处细节,借助对作家同类题材作品的观察,可以发现诗化文字中隐微地叙写了残酷的战争现实:“同口据点”“地区队”透露战争形势危急,一个“紧”字与女...
关键词:诗化文字 战争叙事 
年代剧中的史诗化叙事策略研究
《视听》2024年第11期56-60,共5页张雅婷 陈岩 
江苏师范大学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XKT0019)成果。
史诗从文学到影视,在漫长的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如今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创作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各类电视剧中,年代剧以其扎根现实,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发声的特点振兴了影视剧行业,并因其深刻的史诗化...
关键词:年代剧 史诗化叙事 结构 视角 主题 
《百合花》的诗意书写
《炎黄地理》2024年第11期143-147,共5页陈学珊 
茹志鹃的《百合花》作为诗化小说的代表,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意特点。小说叙事松散、意境诗化,以诗性语言将深沉情绪融于片段叙事,呈现作者对现实人生的诗意感知与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含情,人性美尽显,借细腻刻画与情节展现善良...
关键词:诗性语言 诗化小说 茹志鹃 《百合花》 小说叙事 意象运用 诗意书写 人性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