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援助对上海打工子弟小学影响的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兵兵[1] 王子军[1] 张海清[2] 

机构地区:[1]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上海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出  处:《时代教育》2015年第4期14-16,共3页Time Education

基  金: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2014scx084);上海电机学院合作项目(13AR13);上海海洋大学合作项目(D-8006-13-0066 )的资助。项目组成员:苗兵兵、王子军、张海清、陆川雪、余绮

摘  要: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集群式发展导致劳动力大量涌入,长三角地区成为外来人口集聚较多的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不少热心的社会公益组织、企业都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伸出了援助之手,捐资助学并创办了多所学校,配备了教学设施。但捐助的教学设施和一些帮扶活动是否有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25所打工子弟小学的100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已得到改善,老师们的薪资待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打工子弟小拳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从调查结果看,社会援助仍需继续,社会援助体系仍待完善。

关 键 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援助 社会援助体系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