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晨[1]
机构地区:[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38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7期282-283,共2页Young Society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研究的重点由原文转向了译文和译语读者,并且更加关注译文的功能和效应。文章将以笔者翻译的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的第四章《男孩的梦想》为例重点分析“目的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应用,旨在证明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积极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