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功能派翻译理论及其翻译规则的应用——以马克·吐温“男孩的梦想”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晓晨[1] 

机构地区:[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38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7期282-283,共2页Young Society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研究的重点由原文转向了译文和译语读者,并且更加关注译文的功能和效应。文章将以笔者翻译的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的第四章《男孩的梦想》为例重点分析“目的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应用,旨在证明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积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功能派翻译理论 目的论 译文功能 《男孩的梦想》 

分 类 号:H085.3[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