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不该拿的钱》的故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觉真法师[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研修学苑

出  处:《新财富》2015年第2期124-124,共1页New Fortune

摘  要: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什么?就是德。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中华文化以“德”为核心的传统。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站出来提倡“仁”,其核心还是“德”。后来孟子、庄子又有超越,强调个人化内在化的“德性”,也就是“人心、道心”。“不该拿的钱”不拿,就是修身,就是“人心、道心”,就是“德”。

关 键 词:故事 “德” 制礼作乐 中华文化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德性” 真善美 

分 类 号:B223.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