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厚重感与特殊年代的理性沉思--论吕新的中篇新作《白杨木的春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遒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11期21-22,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吕新的文学创作道路与山西本土的文学创作传统有所不同,他惯常于以独特的叙述技巧来呈现不同的文学意象,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先锋派气息的文学作品,《白杨木的春天》是吕新的近作,该作品在创作技巧仍保持着一贯的先锋性,但相较于以往的文本,更突出的特点在于将写作的重心放在了思想内容的深度开掘上,它以知识分子在文革年代的哲性思索来反思那段远去的,但仍需铭记的文革历史,拓阔了文学的创作道路,积淀出文学的厚重感。以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和精神探幽来写历史,表现出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应有担当。

关 键 词:吕新 知识分子 文革 文学厚重感 历史感 

分 类 号:I0-05[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