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乌托邦:“社会雕塑”——博伊斯的艺术世界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杰[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创意)(上)》2014年第7期71-74,共4页Designs

摘  要:博伊斯继承德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以"社会雕塑"为观念,视每个人都具有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意识到语言的技术功能化对人类自由的压制和对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异变所带来的危害,并认为艺术是自然与世界的中介,个体自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艺术活动,都会散发出灵韵。其艺术既有明显的历史主义对现实社会批判与纯粹审美状态的矛盾,也有理性主体受到后现代思想的质疑和冲击,却无法超越主体认识的有限性,不能融入更为客观化的社会,必然成为乌托邦。

关 键 词:乌托邦 “雕塑社会” 人人都是艺术家 

分 类 号:J151.6[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