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株副溶血性弧菌菌体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川[1] 陈银海[1] 林洁敏 陈冠武 陈婉[1] 黄建云[1] 

机构地区:[1]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5041 [2]汕头市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出  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3657)

摘  要:脂肪酸是细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结构具有种属特征,组成相对稳定,不受生化反应变异及质粒丢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灵敏的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细胞膜上的磷脂脂肪酸组分的分析中,以实现微生物种属的快速鉴定。自Able等[1]首次将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肠杆菌的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细菌,特别是厌氧菌等生长缓慢细菌的鉴定及分型。但有报道称目前商品化的细菌脂肪酸分析系统Sherlock MIS存在脂肪酸数据库不完善,无法涵盖国内菌株等问题[2-3]。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菌体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积累有关数据,总结出菌体脂肪酸组成的共同点,为该菌的脂肪酸鉴定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补充。

关 键 词:菌体脂肪酸 副溶血性弧菌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细菌细胞膜 脂肪酸组成 组成成分 色谱技术 

分 类 号:R378.3[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