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考——由《我爱比尔》兼及王安忆的写作症候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庆祥[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26-32,共7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叙‘中国故事’--新世纪小说叙事研究"(批准号:13XNJ039)成果

摘  要:本文以一种考据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王安忆的小说文本和纪实文本,揭示小说《我爱比尔》中人物的社会学起源,认为王安忆在20世纪90年代的写作充满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即从抽象的观念性写作转向具体的历史性写作。但这种转型并未顺利完成,出于一种审美的惯性以及对于更"安全"的写作的追求,王安忆放弃了对社会景深更深入的探索和考量,并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小说叙事的复杂性。这使得王安忆的转型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我爱比尔》以及相关的《白茅岭纪事》等作品正是这一转型期的产物。对这一"未完成"的症候学分析,也是本文的要点。

关 键 词:《我爱比尔》 王安忆 写作 症候 20世纪90年代 阿三 小说文本 转型期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