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人性论及对当前大学使命的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宁登国[1] 

机构地区:[1]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  处:《人文天下》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摘  要:一、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人性思考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曾作过这样一个假设:“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关 键 词:人性论 大学 儒家 先秦 孟子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