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5期151-158,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情景的诗学概念很少同时出现,是否意味着此时期情景诗论还未进入学者的批评视野呢?从字源考证可知,魏晋时期"物"字指"景物"之义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关于情景关系的生成论大多是在"物感"说的讨论中进行的。首先,情由景生论主张情感源于景物感应而产生,这种观点是当时学者的共识;其次,此时期学者认为情景在"观物"的过程中进入到互相交融的构思阶段,诗人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景物之中,细腻地观察感知外在景色与自己感情相互契合的交汇点,从而在思绪中形成各种情景相生的艺术形象;最后,从"体物"角度出发,学者主张人的情感借助写景描物表达出来,进入情以辞发的创作阶段。以陆机、刘勰及钟嵘为主的评论家不仅分析了情景关系中情由景生的情感生成论,也探讨了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互动的构思论,进而提出景如何借助情辞表达以形成诗歌的创作论。总之,此时期关于情景关系的生成论是在"物感"说的自觉演变和拓展中渐趋形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