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志伟[1,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2]宿迁学院中文系,江苏宿迁223800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3期151-155,共5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10&ZD1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宿迁方言词语历时研究"(2013SJD740030);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伦"是"仑"的后起字,"伦"的出现承载了"仑"的名词义项——"同类"义,继而"伦"又引申出了"条理、次序"义。"理"本是一个动词,后来辗转引申出了名词义项,表示"条理、次序"。"条理、次序"义是"伦"与"理"固化成双音词的语义基础,在此基础上生发开来,引申出表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条理次序,即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一词的词化机制主要是受双声、调序以及语义主次规则的支配。"和谐统一""自强不息"是当今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伦理"一词的词化历程中可以看出我们先民的伦理观念对这一精神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