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伟

作品数:21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副词词化《魏书》中古汉语副词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昭通学院学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教学之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宿迁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时视域下的《魏书》副词探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67-171,共5页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编号:2014SJD786);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宿迁学院第六批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生应用能力提升视域下古汉语教学模式的提升与优化"(编号:sqc2016jg06);宿迁学院第六批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立项项目(编号:2016xjp04)
从历时角度看,《魏书》新兴副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上古旧有副词多义化;2)中古新生副词的多义化;3)近代汉语副词的萌生。此外,单个副词在词义演化过程中,通常在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和时间副词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最为常见。
关键词:《魏书》 副词 中古汉语 
也谈“存在句”的定义
《昭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6-38,共3页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2014SJD786);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4KY02)
从语义上看,"存在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应是"存现句"的一个下位类型。从句法结构上看,其完整的句法结构应为"处所名词+有/是/V+名词",对于一般"处所名词+V+名词"类存在句不但要看它的句法结构,还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才能确定,如果...
关键词:汉语 存在句 句式 
中古汉语副词“相将”的词化机制探究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2014SJD786);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4ky02);江苏省宿迁学院第六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应用能力提升视域下古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2015YJG06)阶段性成果
在上古汉语中,"相将"常以一个偏正短语的身份出现,"相"是副词,"将"为动词,两者之间为状中关系。到中古时期,衍生出了三种副词用法:作情态副词,表"相继";作范围副词,表示"一起";作时间副词,表示"将要"。前两种副词用法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
关键词:副词 相将 词化机制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副词“应”的语义类型与形成机制分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0-92,101,共4页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2014sJD786)
从语义上看,中古汉语副词"应"表示三种意义:用作时间副词时,分别表"即将"与"立即";用作总括范围副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所有""一切"。这三种副词用法有着不同的来源和渠道。其时间副词用法大概由另一个常用时间副词"当"类化而来;而...
关键词:中古汉语 副词  语义指向 
也说“咸来问讯”之“问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年第5期77-78,共2页王鑫 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2014SJD786)阶段性成果之一
《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对于其中的“问讯”二字,目前学界倾向于将其释为“打听消息”。如《陶渊明集全译》将“咸来问讯”释义为“都来打听外界的消息”。又如《陶渊明集笺注》将“咸来问讯”释义...
关键词:《桃花源记》 双音节词 陶渊明 消息 释义 
《魏书》时间副词研究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70-175,共6页常志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魏书>与<宋书>句法专题研究"(编号:2014SJD78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当代宿迁方言词语历时研究"(编号:2013SJD740030);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魏书》中共出现副词561个,其中时间副词有153个,在所有的副词次类中数量最多,占到副词总数的27.3%,由此可见,人们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时间是人们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魏书》中沿用上古汉语的时间副词总数多于中古时期新兴、盛行的...
关键词:《魏书》 时间副词 
当今中国精神视域下“伦理”的词化历程探究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3期151-155,共5页常志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10&ZD1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宿迁方言词语历时研究"(2013SJD740030);江苏省宿迁学院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伦"是"仑"的后起字,"伦"的出现承载了"仑"的名词义项——"同类"义,继而"伦"又引申出了"条理、次序"义。"理"本是一个动词,后来辗转引申出了名词义项,表示"条理、次序"。"条理、次序"义是"伦"与"理"固化成双音词的语义基础,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伦理 词化 中国精神 
“极其”的词化历程与动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66-172,共7页常志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编号:10&ZD1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宿迁方言词语历时研究"(编号:2013SJD740030)
"极"与"其"本是在线性序列上相连却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的跨层结构,"极"是动词,"其"是一个限定词(包含定指标记和名词所有格),与后面的中心语一起作"极"的宾语,两者之间构成动宾关系。主语的无生命化,韵律节奏的双音化,"极"的副词用法的...
关键词:副词 极其 词化 
“不过”副词化机制的认知视角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3年第5期76-79,共4页常志伟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358);宿迁市科技项目(Z2010028)
"不过"本是一个在线性序列上相连却不在同一句法层级上的跨层结构,"不"是一个否定副词,"过"是一个及物动词。"不"与"过"固化成副词的过程,是在后跟表示确定数量的词语中萌生、发展,在后跟约数短语中宣告完成的。语言表达者主观感情的不...
关键词:副词 不过 词化 主观化 
古汉语教学要多从现实语境中寻找理据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4期84-86,共3页常志伟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358);江苏省宿迁市科技项目(Z2010028)
从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古汉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现实语境的重要性。在古汉语教学中,如果举例能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做到今古打通,今为古用就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汉语 教学 现实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