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Seminar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儿少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济安[1] 徐辉[2] Jose M Garcia 张玲[1] 石凯[1] 谢莎丽[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健康教育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2]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重庆400038 [3]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houstontxusa77584

出  处:《重庆医学》2015年第13期1863-1864,共2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Seminar教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是一种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是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Seminar中相互讨论。Seminar教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分析、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

关 键 词:SEMINAR 教学效果 儿少卫生学 德国柏林大学 学习过程 实践型 生长发育评价 主动探究 儿童少年 自主学习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