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理结合方式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倪志安[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出  处:《长白学刊》2015年第3期1-7,共7页Changba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11BZX011);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培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00年重要成果及其方法论研究”(14XDSKZD0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越来越不能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及其所产生的"中国实际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学界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通过什么结合方式,把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的问题。要想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精神""化"为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新形态,就必须在其结合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版本范式和着眼点"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新形态 合理结合方式 

分 类 号:B2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