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刑事政策的内涵、基本因素和特征——一个基于场域范式的界分和考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宣刚[1,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2]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26-132,共7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12FXB005);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项目(SRC201333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场域范式下的刑事政策是国家组织的犯罪反应中建构,以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为内容,以刑事权力竞争和争夺为灵魂的客观关系网络和空间。其基本因素包括:掌握刑事权力的行动者或机构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发生的支配型关系;由事实和法律层面对立形成的对立型关系;由司法机关内部之间、司法机关和社会力量之间为抗制犯罪被害人保护开展的协作型关系。基于场域范式要求,刑事政策应坚持广义立场性,突破刑罚制度及其抗制犯罪效果的狭隘范畴;正视刑事权力自上而下象征性运行抽象化真实利益和自下而上象征性运行影响定罪量刑的不足之处;理性认识刑事政策场域有限自主性,重视权力、社会舆论等其余场域对刑事政策的客观影响。

关 键 词:场域 刑事政策 基本因素 自主性 

分 类 号:D914[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