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魅力——基于小学低段语文作业评价符号的妙用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鸣竹 

机构地区:[1]杭州市余杭区崇贤第一小学

出  处:《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4期20-21,共2页

摘  要:作业批改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批改符号不仅仅是对学生作业情况的评价结果,更是沟通孩子与教师心灵的桥梁,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从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以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为理论依据,顺应孩子的心理,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与实践记录,探究低段语文课堂作业的批改符号形式的多样性和其内在的大致周期性,尝试用“笑脸”、“哭脸”、“五角星”、“爱心”、“小花”和“苹果”这六种符号形式相互组合,并融入相应的评价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学习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探讨教学实践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 键 词:低段 批改符号 效果 评价标准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