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禁欲”与“享乐”观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卫群[1,2,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2]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3]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62-67,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印度主要哲学经典研究"(12BZX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项目"印度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研究"(08JJD720043);北京市优博论文指导教师人文社科项目"佛教的核心思想及其与东方文化中其他思想的关联研究"(201210001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如何对待人的欲望和享乐是古印度哲人讨论的重要问题。多数思想流派由于持轮回与解脱的理论,因而为了消除人的业力,并达到解脱,都主张控制人的欲望。印度历史上主张人应无所顾忌地在世上尽情享乐的派别是少数,只有顺世论一派持此主张。在耆那教、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哲学派别中,禁欲或限制人的享乐的主张主要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达到永久的摆脱痛苦和达到至善至乐的境界。

关 键 词:禁欲 享乐 婆罗门教 佛教 耆那教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