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与抗瘟育种对策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芳艳[1] 王继亮[2] 李春光[1] 刘永巍[1] 孙翊轩 孙伟[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2]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出  处:《现代化农业》2015年第7期31-33,共3页Modernizing Agriculture

摘  要:1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对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有性杂交;2异核作用;3位置效应,有研究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不同而使病原菌致病能力不同;4同源重组;5转座子的转移,转座子的转移会导致染色体缺失、插入、倒位、重复和移位;6突变,病菌的致病性也可能是突变的结果;7寄主定向选择;8迁移,稻瘟病菌通过风媒介或感病材料的移动而发生迁移。

关 键 词:稻瘟病菌 致病性变异 转座子 致病能力 同源重组 定向选择 鉴别品种 倒位 优势小种 单孢 

分 类 号:S435.111.4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