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15年第7期20-21,共2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1.“书画同源”的历代阐释——绘画对书写性的选择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因为创作工具的一致性,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书画同源”提出即早,后又阐释繁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书画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早期的“书画同源”主要侧重于文字与绘画产生的同根性角度,汉代的扬雄、蔡邕有此论;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到“骨法扩笔”,将书写性融入了绘画语言,并成为绘画评定标准之一;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故工画者多善书”,自觉地将书法和绘画技法的相通、书家和画家身份的重合总结出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