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2]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3]江苏建筑学院人文系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4期105-108,共4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校级培育项目“新世纪乡下人进城的文学想象与新型城镇化”[XKY2014201]的成果之一
摘 要:1928年至1932年间,茅盾完成了《子夜》的构思与写作。考虑到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和革命文学的争论,我们的眼光就不能停留在《子夜》耳熟能详的故事上,也不能仅仅述说其开创性的文学地位。我们更关心的是《子夜》所创造的"社会剖析"范式在具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分析眼光的同时,是如何转化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