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

作品数:248被引量:10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竞男王嘉良王卫平蒋朝群孙中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幻灭》时代女性形象原型考证与释义
《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3期127-137,共11页李延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观念流变研究”。
光艳照人的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艺术世界相当重要的审美创造成就。《幻灭》作为其开山之作,茅盾一出手就向世人展示了时代女性形象非同凡响的深度艺术魅力。考诸以往研究,时代女性形象的原型是什么?茅盾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加工与创造...
关键词:审美创造 《幻灭》 茅盾小说 女性形象 开山之作 原型考证 艺术魅力 
大革命漩流中的日常上海——茅盾小说《蚀》的城市赋形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8期164-176,180,共14页李国华 
在《蚀》三部曲中,茅盾为上海赋形的基本逻辑是多重的:首先是通过武汉发现上海,武汉的“政治生活”创伤造成其在为上海赋形时总是试图把上海内景化;其次是上海经验在“政治生活”中苏醒,在武汉和上海的“政治生活”之外触及更混沌而厚...
关键词:大革命 茅盾 上海 城市 《蚀》 
黄慕兰:郭沫若和茅盾小说里的传奇女侠(下)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4期12-12,共1页虢安仁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歌一这样的歌,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扼腕;有时让人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伟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
关键词:茅盾小说 郭沫若 岁月如歌 令人 平凡人 
茅盾小说《子夜》中的“海派属性”分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陈卫 于凡 徐佳俐 蒋心怡 
20世纪30年代,上海逐渐成为全国国际化交流中心,都市文化极其繁荣。在上海活跃着一批以描写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主体的作家,他们以上海为主要阵地,在思想倾向、艺术趣味和创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从而被称为海派作家阵营。茅盾是...
关键词:茅盾 《子夜》 海派属性 
黄慕兰:郭沫若和茅盾小说里的传奇女侠(上)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3期12-12,共1页虢安仁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歌——这样的歌,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腕;有时让人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伟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
关键词:茅盾小说 郭沫若 岁月如歌 令人 平凡人 
论茅盾小说中的绅界变迁
《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53-62,共10页袁红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W178)——社会史视野下的现代文学“士绅”阶层人物研究。
在《动摇》《霜叶红似二月花》《子夜》等诸多小说中,茅盾不仅塑造了一个士绅人物形象系列,而且叙写了这一阶层自清末以来分化、蜕变的历程。在社会史视野中,进入地方社会空间,辨识茅盾小说中的“士绅”人物形象及其在近代以来的命运变...
关键词:茅盾小说 士绅阶层 地方社会空间 知识分子 
茅盾小说中的他者书写与现代性的反思视野--以《野蔷薇》为例
《文艺争鸣》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耿盈章 耿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以来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1BZW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的沈雁冰主要是以小说编辑(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文学活动家(“文研会”的发起人之一)以及文学批评家、文学研究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不进行具体的文学创作,但他担负的是文学创作的组织者、引导者,评论者的...
关键词:文学研究者 文学批评家 《小说月报》 茅盾小说 《野蔷薇》 文学创作 新文学 沈雁冰 
再现与重构:茅盾早期小说中的“时代性”问题再讨论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1期231-246,共16页殷鹏飞 
在讨论茅盾的文学创作时,研究界更倾向于以一种“反映论”的思维去考察茅盾小说与其亲历的中国近代史之间的关系。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茅盾小说是“客观的”,他的小说似乎成了反映时代的镜子。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茅盾小说的“时代性”和...
关键词:茅盾小说 时代女性 早期小说 中国近代史 再现与重构 文学创作 反映论 时代性 
巴金和茅盾小说词汇计量风格学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3-71,共9页沈威 吴玉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位置敏感语法:基于汉语口语中的连词研究”(18AYY021)。
以巴金和茅盾两位作家的作品全集(约425万字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词长、标准型例比、单现词、关键词、词汇密度、人称代词、颜色词等七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U检验可知,巴金用词音节稍长,且多使...
关键词:计量风格学 巴金 茅盾 词汇 
“铁军”与茅盾小说中的革命战争——军事史视角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精神历程考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207-213,共7页妥佳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史视角下茅盾小说创作的精神历程研究(1927-1936)”(17XZW004)阶段性成果。
茅盾在《幻灭》和《子夜》等小说中,反复描绘了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派遣"铁军"继续北伐的战斗场景;而《子夜》却并未正面描绘1930年的"中原大战"的战争场面。茅盾小说对两场战争的不同写法,与他本人在武汉国民政府的革命经历有关。也体...
关键词:茅盾 军事史 《子夜》 《幻灭》 “铁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