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

作品数:4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游路湘张霞李喜仁汪纪明黄乔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中外童话故事》《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语文世界(上旬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茅盾关于五四社会改造运动的文学书写——以《蚀》三部曲、《野蔷薇》和《虹》为中心
《军事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62-76,共15页雷超 
茅盾笔下的新女性群像颇具时代症候。本文聚焦茅盾从《蚀》三部曲、《野蔷薇》到《虹》的创作历程,通过文本内外的历史论析进一步揭示茅盾对五四社会改造运动的观察与审思,认为茅盾笔下的新女性群像折射了从五四时代到五卅时代新青年参...
关键词:茅盾 新女性 五四社会改造运动 政治思想 人生观 
鲁迅藏《野蔷薇》封面页和题签页(叶圣陶题)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看定现实,大步向前——鲁迅藏茅盾首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1期83-88,共6页王婧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的新文学收藏研究”(17BZW145)阶段性成果。
《野蔷薇》是茅盾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15日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见封二)。该集收录了茅盾于上海和东京先后创作的五部短篇小说,分别是《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和《昙》。鲁迅所藏为此书初版,上有叶圣陶题...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创造》 《野蔷薇》 茅盾 版权页 诗与散文 叶圣陶 
恋爱故事包裹下的“自由魂”——以茅盾早期创作《野蔷薇》为中心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1-99,共9页黄乔生 辛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的新文学收藏研究”(17BZW145)。
“大革命”落潮之后,茅盾陷入对前途的迷惘状态。他反思自己的革命历程,对形成于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随之对革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避居日本期间,一种革命“旁观者”的身份方便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总结刚刚...
关键词:《野蔷薇》 个性解放 自由 阶级斗争 
茅盾小说中的他者书写与现代性的反思视野--以《野蔷薇》为例
《文艺争鸣》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耿盈章 耿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以来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1BZW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的沈雁冰主要是以小说编辑(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文学活动家(“文研会”的发起人之一)以及文学批评家、文学研究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不进行具体的文学创作,但他担负的是文学创作的组织者、引导者,评论者的...
关键词:文学研究者 文学批评家 《小说月报》 茅盾小说 《野蔷薇》 文学创作 新文学 沈雁冰 
性别视阈中的《野蔷薇》
《文艺评论》2020年第1期20-25,共6页石万鹏 刘传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底层妇女形象谱系研究”(批准号:17CZWJ14)成果。
《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茅盾于大革命失败之后的1928-1929年间创作的五部短篇小说,即《创造》《诗与散文》《自杀》《一个女性》《昙》。在小说集的前言《写在〈野蔷薇〈的前面》中,茅盾对这部小说集的创作主题和写...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创作主题 《创造》 《野蔷薇》 诗与散文 野蔷薇 性别视阈 茅盾 
浅析《野蔷薇》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教育》2019年第10期139-139,共1页陈文洁 
人生是一朵野蔷薇。本文通过分析茅盾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塑造的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来辩证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客观的评价《野蔷薇》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野蔷薇 女性 人物形象 
通过几个问题探讨茅盾的《野蔷薇》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8年第3期6-6,共1页王琛 
在阅读《野蔷薇》后,从为什么《野蔷薇》中大多是恋爱情节和对心理的描写,却属于左翼文学;在《野蔷薇》中是什么动因影响女性成长,女性思想成长后将去向何方等问题入手,对茅盾的《野蔷薇》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矛盾 野蔷薇 问题 
谈茅盾的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4-25,共2页温璧赫 
著名作家茅盾的名篇佳作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而他的某些早年作品,就不大为人所知。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就是茅盾创作《林家铺子》《春蚕》等名篇之前尝试短篇小说创作的第一批作品。尽管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比较消极,但...
关键词:短篇小说 创新精神 表现手法 
《野蔷薇》中的双声语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荣四华 
文章从双声语的角度浅析了《野蔷薇》中的双声语的现象。主要以《一个女性》为分析文本阐述了双声语产生的前提,双声语的产生,双声语的激化以及这种现象对文本意义的深化。
关键词:他人意识 自我意识 双声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