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部曲》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卫兵李蕊盛翠菊董诗顶李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小说评论》《当代韩国》《语文世界(上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洪深《农村三部曲》的江南书写
《翠苑》2020年第6期86-90,共5页钱亚玲 
引言洪深在1930年代初写的《五奎桥》(1930年)《香稻米》(1931年)《青龙潭》(1932年)组为《农村三部曲》,向来被视为洪深先生重要剧作乃至代表作。早年清华时期的校园话剧试验和底层贫民生活体验,留美时期的"英文四十七"专门训练,归国...
关键词:生活体验 形式技巧 校园话剧 现代话剧 形式探索 理论素养 洪深 
乡土叙事与底层关怀——谈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43-45,共3页徐红梅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重要作品,在社会剖析派创作范围下,这一"三部曲"作品表现出其家乡桐乡乌镇地区的乡俗、乡情与乡语,既透露出青少年生活对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出他对底层苦难民众的关怀。
关键词:乡土叙事 茅盾 底层人民 《农村三部曲》 
苦难与抗争:《农村三部曲》与《泛滥》的比较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58-61,共4页李红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和日本无产阶级早期代表作家黑岛传治在他们的长篇小说《农村三部曲》和《泛滥》中共同描述了中日农民在遭受苦难后决定和恶势力进行积极抗争的人生历程。他们不仅表现了水深火热中的农民阶级反抗意识的萌发,并且...
关键词:茅盾 黑岛传治 《农村三部曲》 《泛滥》 农民 苦难 抗争 
从《子夜》到《农村三部曲》--论茅盾小说全面把握中国社会形态的努力被引量:2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4期105-108,共4页盛翠菊 董诗顶 
校级培育项目“新世纪乡下人进城的文学想象与新型城镇化”[XKY2014201]的成果之一
1928年至1932年间,茅盾完成了《子夜》的构思与写作。考虑到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和革命文学的争论,我们的眼光就不能停留在《子夜》耳熟能详的故事上,也不能仅仅述说其开创性的文学地位。我们更关心的是《...
关键词:《子夜》 茅盾小说 《农村三部曲》 社会形态 中国 政治经济分析 现实主义文学 马克思主义 
茅盾《农村三部曲》的叙事结构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9期85-86,共2页徐美容 
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形成独特的内在结构,从内容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在的意蕴无论指向社会还是指向人性或者指向命运,都具有弹性的解读,而小说结构是丰富内在意蕴的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框架式的骨骼成为小说得以成文的基础。本...
关键词:茅盾“农村三部曲”结构 
浅析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与茅盾《农村三部曲》中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被引量:3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7-9,共3页李蕊 
恋土情结是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都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他们虽然都体会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但对于农民背离土地这一现象却有不同见解。是赛珍珠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茅盾的...
关键词:中国农民 恋土情结 价值取向 
一种文化能指的新意味——评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中的“父亲”
《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43-48,共6页周水涛 
关键词:乡村小说 《包氏父子》 《二马》 《李有才板话》 《农村三部曲》 现当代文学 象征 《家》 父权 阶级论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与李箕永的《故乡》之比较
《当代韩国》2004年第4期77-83,共7页金春仙 
关键词:世界文学史 《农村三部曲》 茅盾 《故乡》 表现技巧 故事情节 社会文化背景 借鉴 相互影响 时代 
洪深《农村三部曲》解读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54-58,共5页朱卫兵 
关键词:洪深 《农村三部曲》 戏剧剧本 人物塑造 故事情节 审美观念 《五奎桥》 《香稻米》 《红绫被》 
风格即人——论出身经历、性格气质等对洪深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60-67,共8页黄献文 
关键词:洪深 性格气质 出身经历 风格即人 《赵阎王》 浪漫主义 《农村三部曲》 易卜生 王尔德 人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