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腾[1]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5-23,共9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10&ZD072);首席专家:樊和平;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西方道德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研究--从苏格拉底到康德"(13ZXB019);项目负责人:王腾;苏州科技学院校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法权与德性的共同体系"(XKR201303);项目负责人:王腾
摘 要:"休谟问题"是休谟反对理智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传统的具有革命意义的哲学洞察和理论成果,它应当被提高到休谟建构道德哲学的哲学前提和逻辑基础的高度来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道德哲学建构逻辑不同,休谟将道德哲学"问题域"严格限定在由"心灵意识"所"呈现"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赞美"或"谴责"的"情感世界"中建构"道德世界"。休谟道德哲学让被理智形而上学"遮蔽"的"情感世界"敞开自身,剥夺了"先验理性"对"情感"的统治地位。"情感"为道德哲学建构提供了"可接受"和"可理解"的基础,从而将"理性克服情感"的传统道德哲学结构颠倒为"理性服务情感",强调"情感"在道德哲学建构中的"优先性"与"独立性"。休谟道德哲学建构的"情感"逻辑是在从"理性认识"到"意识呈现"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对立框架下展开自身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