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祖秋阳[1]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34-136,共3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摘 要:近年来,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反思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古代文论话语具有独特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表现为它既是一种理论言说,却时时伴随着感觉与体验;既指向一种普遍性的结论,却从不离开具体的情境;既直接标示的是一种趣味或风格,但其根本处总是关涉某种人生的境界。这就使得任何以西方式的逻辑思维为基点的现代学术话语都难以真正揭示其全部意蕴。总结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难发现,面对这样一种蕴涵丰富的研究对象就必须相应地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它。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木斋先生的学术研究历程及带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与思考,以期引起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方法论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