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2]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
出 处:《青年教师》2015年第8期57-58,共2页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撒谎的行为只不过是由于年龄缘故,人的一种本能的防御机制,因此,按照教育学因材施教的原则,什么问题,就对应什么样的方法。一、遇到学生撒谎,不应泛化、夸大,不应忽视,要冷静对待我们经常遇到学生撒谎的行为,有些班主任老师习惯把它上升为思想品德出了问题。这是过去我们在班级工作中过于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习惯使然,也是班主任基本职责的认识定位的偏狭导致的,因为在传统教育学中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而不是用理性的爱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关 键 词:好学生 冷静 传统教育学 思想品德 心理学角度 班主任 防御机制 因材施教
分 类 号:G40-05[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