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轶群[1] 姜波[1] 徐智芳[1] 郑转珍[1] 葛晓燕[1] 董春霞[1] 康建民[1] 张建华[1] 杨林花[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太原030001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年第8期692-69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基 金: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17);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5021186)
摘 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基因型、表型、临床特征及预后都表现出异质性的疾病。目前,核型是评估AML预后的重要指标。采用传统的染色体条带分析方法,40%~49%的患者表现为正常核型(CN-AML),这部分患者在预后方面仍然表现出异质性。促成这种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是多种基因异常,这些基因异常影响疾病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和核磷朊素1(NPM1)基因突变是CN—AML中常见的基因突变,FLT3-ITD是预后不良因素,而NPM1突变则提示预后良好,这两种基因异常检测在临床工作中已得到广泛开展,成为AML患者发病时的常规检测项目。我们分析了124例CN—AML患者的临床特征、FLT3-ITD及NPM1突变情况,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