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花鼓戏音乐演变历程及其特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冬梅 

机构地区:[1]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出  处:《艺海》2015年第7期40-41,共2页

摘  要:衡阳衡州花鼓戏成形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言稍加提炼而形成的湘南花鼓戏独一流派。衡州花鼓戏的音乐以活泼、明快、高亢和粗犷著称,它热情奔放,山歌风味异常浓厚。自古以来湘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歌舞都很活跃。衡州花鼓戏的雏形源于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形成一丑一旦的"二小戏",用呐子伴奏。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见长的衡州花鼓戏。早期的"两小戏"以"呐子牌子"为主,歌唱时唱腔、伴奏、锣鼓同时进行,气氛活泼、

关 键 词:花鼓戏 音乐 民间小戏 演变 湘南地区 民间歌舞 明末清初 舞台语言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