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想象儿童身份的教育学意义与可能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传坤[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16期47-50,共4页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摘  要:儿童身份问题是教育学具有本体性意义的问题。对儿童身份的假设不同,决定了教育观念、对于儿童教育态度的根本差异。"儿童"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也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成人对于儿童身份的定义,基于儿童/成人文化的冲突与不对称的二元对立话语体系,是成人对儿童的一种文化想象。这种本质主义的想象只能是现代性的。儿童文学中隐含着成人的童年观念和教育理想,从儿童文学角度考察儿童身份的发现与建构是教育学对于儿童研究的一种崭新尝试。儿童身份在儿童文学中的遮蔽与澄明与教育学中儿童身份的遮蔽与澄明具有意义相关性,而且儿童文学中所显示的童年经验可能超越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童年内涵。探讨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身份想象,有助于教育者在摆置自身作为儿童的现代"立法者"与后现代"阐释者"的身份时获得一份更为审慎的自觉。

关 键 词:儿童身份 儿童文学 教育学 意义与可能 

分 类 号:I106.8[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