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 [2]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1-115,132,共6页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项目编号12AZD090);教育部一般项目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项目编号12YJA751011)
摘 要:通过回顾吉奥吉欧·阿甘贝、塞缪尔·韦伯、厄多尔·格雷森特、雅克·德里达、肯尼斯·莱因哈德、爱德华·萨义德、列奥·斯皮策的关于语言与民族的关系和语言自身内部的对立与疏离的一些观点,文章认为语言按照民族、国家以及神圣术语命名的深层结构规范需要被打碎,另一方面生活本身的不可翻译性又会推进语言思考自身的界限,从而可以基于翻译建立一种新型比较文学。
关 键 词:克里奥尔语 洋泾浜语 语言国际主义 悖论 一种语文学上的人文主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