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喆[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10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年第15期156-156,共1页
摘 要:音准问题之所以成为困扰我们音乐教育界已久的一大难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于音准的标准不甚了解。很多人认为人们对于音准的评价仅仅是听觉上的主观感受,即悦耳便是准,反之则不准。但何为悦耳,却很难界定。每个人的听觉习惯不同,对音准的判断也不尽相同。故而音准的标准似乎成了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实际上人们对音准的判断并非完全是主观的,其"准"与"不准"的标准来自于一支无形指挥棒,它每时每刻都在控制着我们的听觉做出判断,它便是音乐的律制。律制是音准的标准,它以我们所不易察觉的方式控制着音乐世界的运转。离开了律制,我们所熟悉的音乐世界将不复存在。律制通过外化于某种音乐媒介(例如某件乐器的定音等)而悄然地被我们所熟悉,并实际上成为了我们判断音准的标准。因此,了解律制这支无形的指挥棒的基本原理必然对于解决音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