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死亡神经元标记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航[1] 郭珍妮[1] 吴江[1] 邢英琦[1] 杨弋[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出  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9期854-856,共3页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No.8140094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No.20120061110067)

摘  要: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卒中的一种亚型,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脑出血的损伤机制知之甚少,而治疗方法更是乏善可陈。脑出血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基础实验来进行,实验性脑出血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对于研究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药物疗效方面至关重要,目前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的两个脑出血模型为基底节自体血或胶原酶注射。

关 键 词:脑出血模型 实验性脑出血 胶原酶注射 标记方法 自体血 病理生理学 INTRACEREBRAL 动物实验 阳性细胞 神经元死亡 

分 类 号:R743.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