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乌托邦:中国少数民族纪录片对传统的想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甜[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化纵横》2015年第5期112-118,共7页

摘  要:从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定军山》到后来的《武汉战争》、《民族万岁》、《百万雄师下江南》等等,中国纪录片反映出意识形态变化下的社会变迁。本文拟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部纪录片《鄂伦春族》(1963)、《最后的山神》(1993)和《萨满的心事》(2014)来分析中国当代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的形象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变迁。这三部纪录片具有“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视角,也呈现了不同时代对少数民族的想象,从早期的乌托邦愿景到21世纪的协商族群性,皆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也反映出少数民族在现代社会下经历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阵痛、民族间互动以及公共空间中的协商族群认同。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纪录片 乌托邦 中国人 想象 社会文化变迁 《最后的山神》 传统 

分 类 号:J95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