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甜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旅游传唱乌托邦生态文明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上海艺术评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悲剧观念的人类学基础被引量:5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3期145-150,180,共7页王杰 石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在世界美学话语系统中,“中国文化缺乏悲剧观念”的观点仍占主导,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悲剧观念及其表达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充满着悲剧性、异化和价值断裂。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遭遇现代、个体陷入异化等等...
关键词:现代悲剧 悲剧观念 悲剧人文主义 审美现代性 审美人类学 
审美现代性:当代中国的情感民族志初探被引量:3
《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124-129,159,共7页王杰 石甜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中国当代文艺作品为对象,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民族志,尝试提炼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断崖式断裂。市场经济中的西方化潮流,导致当代中国社...
关键词:情感民族志 审美现代性 文艺作品 当代 
一种漫步艺术
《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6期85-88,共4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一 在《拱廊计划》里,本雅明精彩描述了用皮带牵着乌龟漫步的习惯,这是19世纪中期的一种减速方法,专心观看城市景观,也接受别人的凝视。牵一只乌龟散步,抵消工业速度和交通的力量;不是根据城市交通系统的抽象快节奏,而是根据人体的缓...
关键词:珍妮特 声音效果 赞美诗 
时间交织的录像视频与慢速艺术
《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5期74-76,共3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1/ 剪辑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理论的主流模式,是影像意义的主要体现方式。本雅明、谢尔盖·艾森斯坦等评论家认为,剪切和编辑决定了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剪辑师剪得越频繁、越分裂,或者越粗暴,观众的反应就越积极、越激动,对电影时间的体验...
关键词:时间 电影理论 艺术 视频 录像 主流模式 体现方式 本雅明 
自由落体
《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4期95-97,共3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一 过去四十年里,主流电影的镜头平均长度(ASL)急剧收缩,这是文化更大转型的一个迹象和特征,即,后工业社会里注意力持续时间被重组。1960年以前,商业电影的镜头平均长度通常在8-11秒,如今降到4-6秒;而诸如《天幕杀机》(Skyfall,2012...
关键词:自由落体 镜头切换 后工业社会 主流电影 持续时间 商业电影 动作电影 注意力 
梦|时 电影
《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3期79-82,共4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一 在过去的40年里,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东亚武术电影在全球传播,慢动作摄影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事电影制作。如今,为各种表达目的去拉伸影像的时间性,极度高速摄像机和数码后期制作设施提供了相对容易的方法。本文讨论的是国...
关键词:电影制作 90年代 全球传播 后期制作 摄像机 考古学 摄影 动作 
快门开放的摄影 慢速观看的艺术
《上海艺术家》2017年第2期75-78,共4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对摄影的批判研究,很大程度上沿着加速轨迹而来,把快门的加速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剪辑时间的精彩瞬间,将过去时刻从遗忘之力中拯救。传统主流观点认为,技术成熟后,摄影师们突然对时间线性发展感到震惊;镜头快门的速度被用来打断历...
关键词:摄影师 快门 艺术 观看 开放 批判研究 过去时 连续性 
慢下来——慢速的现代性被引量:8
《上海艺术家》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卢茨.科普尼克 石甜 
传统上认为,现代工业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大地扫荡,引进了诸如蒸汽火车、电报、电话、摄像机、汽车等技术,开创了一个无法预计的、时空压缩的时代1。在前工业时代生活的慢条斯理中,现代性带来了超速移动的颤栗感。它带来了未知的生理感...
关键词:现代性 慢速 现代工业 本雅明 时空压缩 工业文化 斯塔尔 现代文明 保守主义者 叠化 
比利时鲁汶大学“我们时代的乌托邦”会议综述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6年第2期264-271,21,共9页石甜 
2016年是《乌托邦》发表500周年。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UL)和(法语)鲁汶大学(UCL)共同举办了'我们时代的乌托邦'会议,讨论'乌托邦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以及我们怎样促成乌托邦的构建。
关键词:乌托邦 鲁汶大学 理性与想象 乌托邦未来 
全球(化)旅游中文化掮客的角色:一些人类学反思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30-36,共7页Noёl B.Salazar 石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作为文化掮客的导游是人类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研究对象。全球化语境下,旅游机制不断发展,出现诸多新的旅游现象。回顾人类学文献中关于导游的研究,结合当下的旅游新机制,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背景下新的旅游文化、社交媒体及智能手机软件对...
关键词:全球化 旅游 文化掮客 人类学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