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教师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学红[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班主任》2015年第10期5-9,共5页

基  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

摘  要:我国于1952年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与《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小学和中学普遍实行班主任制,以取代此前的级任教师制(原称“级任教员制”)。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并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化诉求的不断提高,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到2009年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工作量的计算、班主任津贴的发放以及班主任的权利行使等做了明确规定,在强调班主任待遇与权利的同时,对班主任的选聘、职责与任务、考核与评价、培养与培训等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自2007年开始,班主任培训纳入整个教师教育和培训系统之中,班主任专业化在制度层面成为现实。

关 键 词:班主任教师 班主任制度 身份建构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专业化 教师教育 权利行使 培训系统 

分 类 号:G443[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