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浪[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5年第6期70-74,共5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抗战时期朱光潜美学‘转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PYEW10;重庆大学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批评理论视野下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6112015CDJXY470002)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谈修养》中部分文章的解析来清理朱光潜抗战时期儒学"转向"及其美学构建的内在理路。在对处群问题的追问下,朱光潜从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来分判中西伦理观的做法,在打破西方对社会性之独占的同时也开启了对处群问题之中国原理的探寻。通过对儒家心性论思想的现代重释,朱光潜不仅将"恻隐之心"确立为社会性同情的内在根源,也在"美育即修养"的论述中实现了从经验领域对康德"共通感"的重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