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情深深几许——论魏晋时代的“一往情深”及其哲学美学本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冬冬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9期33-37,共5页Aesthetics

摘  要:无论是庄子还是先秦两汉的儒者都没能肯定"情"在建构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儒者大多认为圣人无情,庄子的理想人格也是无情的或者说是享受着超然物外的"天情"和"天乐"。然而到了魏晋时代,从魏晋名士在人生中的"一往情深"的言行,到王弼提出的"圣人有情而无累",便正式确立了"情"在理想人格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一往而深的情融入了老庄哲学的智慧,但在深情的根基上又继承了屈骚的美学遗风。在魏晋时代确立的这种有着形而上维度的一往而深的情,对于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构建和中国文学艺术有着巨大影响。

关 键 词:魏晋风流 圣人无情 一往情深 屈骚精神 超越之情 

分 类 号:B83-092[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