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冬冬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9期33-37,共5页Aesthetics
摘 要:无论是庄子还是先秦两汉的儒者都没能肯定"情"在建构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儒者大多认为圣人无情,庄子的理想人格也是无情的或者说是享受着超然物外的"天情"和"天乐"。然而到了魏晋时代,从魏晋名士在人生中的"一往情深"的言行,到王弼提出的"圣人有情而无累",便正式确立了"情"在理想人格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一往而深的情融入了老庄哲学的智慧,但在深情的根基上又继承了屈骚的美学遗风。在魏晋时代确立的这种有着形而上维度的一往而深的情,对于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构建和中国文学艺术有着巨大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