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骚精神

作品数:37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华何方形杨柳崔富章李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台州学院包头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文史杂志》《南方文坛》《飞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杨慎在滇咏兰诗的文化史意义
《昆明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茶志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滇黔古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文书写的中华认同研究”(22BZW190)。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兰是人们共享的文化符号,兰所象征的高洁与贤德是共有的审美标准。杨慎在滇咏物诗极多,兰花是他特别着力书写的对象之一。杨慎结合云南的自然地理、个人境遇和自我形象,创作出以《采兰引》为代表的咏兰佳作,诗人以兰自...
关键词:杨慎 响水关 咏兰诗 屈骚精神 文化认同 
不自觉地靠近:北朝士人的屈骚精神接受
《文史杂志》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杨柳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北朝墓志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JHQ043)。
北朝文学的抒情写意之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深受屈骚影响,发抒远离故园、民生多艰的牢骚与哀怨,以及对仕途不遇、官场黑暗的愤懑与批判;也试图和屈原一样,在茫茫天地间、漫漫人生征途上苦苦求索,探寻生命的意义与归处。这类颇富骚韵的书写...
关键词:楚辞 骚体 北朝文学 回响 
屈骚精神:宋元遗民词的尚节趋向
《中国诗学研究》2023年第2期127-138,共12页彭曙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顺帝词坛词风研究”(18FZW016)阶段性成果
屈骚精神对后人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即屈原以忠诚节义为核心特点的人格特质。宋元遗民词人以屈原为其精神上的代言人,宋元遗民词中也因之出现了“颂屈”和“赋骚”的创作趋势,端午词由此成为其重要载体。不同之处在于,宋遗民词人旨在塑造...
关键词:屈骚精神 宋元遗民词人 独醒人格 忠义气节 
吴昌硕兰花书写对楚辞美学的接受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6-101,共6页王妍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楚辞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审美观念的影响研究”(编号18A322)。
吴昌硕的大写意花卉触发了文人画传统的潜力,其兰花书写引用了大量的楚辞意象,所表现的精神气质也颇得骚人遗韵。吴昌硕与屈原都是乱世背景下仕途失意的文人,并将忧国济世情怀融于作品之中,吴昌硕笔下的兰花书写继承了楚辞中的“香草美...
关键词:吴昌硕 兰花 屈骚精神 美学意义 
论连横诗歌的屈骚精神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96-99,共4页尚志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BZW056。
连横是台湾日据时期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祖述屈骚,上呈杜甫而又自开新境。连横诗歌展现了他的兴亡之感与爱国真情,具有强烈的屈骚精神。连横诗歌中既有直接吟诵屈原之诗,又有化用屈骚之辞、采撷意象之作。诗歌内涵与精神,亦同屈原之...
关键词:连横 屈原 楚辞 精神 
昌耀诗歌的屈骚精神被引量:3
《南方文坛》2020年第2期16-23,共8页赵飞 
阅读昌耀诗歌,总是令我想起屈原。从风格气质、命运遭际到诗歌写作乃至最后的纵身一跃,昌耀都像屈原投身当代的一个影子:渴慕伟力的强男子与形枯影瘦的诗人呵。他们的生命可称作"一部行动的情书",他们的诗文都蒸馏着血气:动情于生命的...
关键词:命运遭际 昌耀 屈骚精神 诗歌写作 人类的命运 李白 屈原 
文廷式接受屈骚精神的渊源探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叶珊珊 
文廷式的文学创作明显表现出对屈骚精神的传承。文廷式接受屈骚精神途径不仅是崇仰屈子、学习屈赋,诗歌艺术上极力向杜甫"诗史"方向靠拢,注重"下情上达",词作方面承袭苏辛创作理念与精神内涵,具备苏辛风骨。无论是作诗还是填词,屈骚精...
关键词:文廷式 屈骚精神 渊源 杜甫 苏辛 
论先秦乱世与屈骚精神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2-87,共6页陈明霞 余颖 
贵州省社会科学自筹项目"中国乱世与文学"(项目编号:014ZC100)阶段性成果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此时社会关系变更,社会动荡,思想繁荣,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楚国国内也逐步走向衰落,这种乱世世态催生了屈骚精神。屈骚精神是屈原在以《离骚》为代表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与时代精神。具体体现为修己精神、...
关键词:先秦乱世 屈骚精神 情深 
屈骚遗韵与英雄幻梦:曹植游仙诗的思想意蕴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20,共6页杨柳 
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生命书写:人类学视野中的北朝墓志文学"(项目编号:CIT&TCD201404088);第54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生命书写:人类学视野中的北朝墓志文学"(项目编号:2013M542272)中期成果~~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曹植父子较早大量地创作游仙诗,曹植更率先以"游仙"名篇。曹植游仙诗共计十题十一首,约占其传世诗歌总数的七分之一。可见,创作游仙诗是曹植抒泻情感的重要方式。本文对曹植游仙诗的思想意蕴进行分析,认为曹植游...
关键词:曹植 游仙 屈骚精神 
一往情深深几许——论魏晋时代的“一往情深”及其哲学美学本源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9期33-37,共5页易冬冬 
无论是庄子还是先秦两汉的儒者都没能肯定"情"在建构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儒者大多认为圣人无情,庄子的理想人格也是无情的或者说是享受着超然物外的"天情"和"天乐"。然而到了魏晋时代,从魏晋名士在人生中的"一往情深"的言行,到王弼提出的...
关键词:魏晋风流 圣人无情 一往情深 屈骚精神 超越之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