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世玉[1] 王雪虹[1] 张丽莉[1] 

机构地区:[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

出  处:《科学养鱼》2015年第11期59-60,共2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O22OOO3);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资助

摘  要: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有3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k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zandrium minudum)、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catenella)。微小亚历山大藻在我国台湾沿海较常见。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沿海的微小亚历山大藻生理生态进行研究,以完善有毒赤潮、藻毒素监测与防治,保障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健康。

关 键 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毒力 生长 温度 消费者健康 海水养殖业 

分 类 号:S917.3[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