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亚历山大藻

作品数:31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缪宇平周宏农余新威张清春解万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药学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态毒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种有毒赤潮微藻对海岸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0年第2期339-347,共9页刘仁沿 宋珊珊 宫常宝 李冬梅 刘磊 梁玉波 隋世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303)资助。
为评估海洋有毒赤潮微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用培养的产毒微藻作用于海岸底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测序,分析比较产毒的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e)、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微小亚历...
关键词:有毒微藻 网状原角藻 利玛原甲藻 微小亚历山大藻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被引量:1
《海洋渔业》2019年第3期364-373,共10页张若男 田晓清 陆亚男 樊成奇 张静 杨桥 张晓玲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D06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14,41206093);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T08);浙江海洋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基金;舟山市公益类科技项目(2017C32083)资助项目
藻菌关系是揭示赤潮生消与防控、赤潮毒素产生机制的关键,而产毒甲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可培养菌株的获得是解析藻菌关系的前提。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是全球性典型赤潮甲藻,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危害巨大,但目...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藻共附生菌 生物多样性 sxtA1基因 
温度、光照对微小亚历山大藻Z1产毒含量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海洋湖沼通报》2018年第5期66-71,共6页余新威 陈雨涔 王亚军 杜若童 方力 罗红宇 
2015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700094);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11059)资助.
本实验在试图通过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Z1)来生产和制备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Z1进行批次培养,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板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HPLC-MS)监测生长状况和...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 膝沟藻毒素 温度 培养时间 光照强度 毒素制备 
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氮磷吸收、生长、产毒动态变化被引量:6
《海洋与湖沼》2018年第2期346-351,共6页俞群娣 王亚军 余新威 刘寅政 李叶 方力 陈成吉 罗红宇 
舟山市科技局一般类海洋项目;2013C31070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700094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11059号
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方法,探索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在批次培养过程中氮磷吸收、产毒、生物量、p H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对磷的吸收迅速,可以将...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氮磷吸收 PH 膝沟藻毒素 
营养环境对微小亚历山大藻C4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被引量:2
《水产学报》2017年第10期1588-1598,共11页王亚军 余新威 方力 刘其林 任斌 罗红宇 
舟山市科技局一般类海洋项目(2013C31070);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700094);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11059)~~
为考察营养成分以及培养基础液再利用对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氮(NaNO_3)、磷(NaH_2PO_4)、微量元素(FeCl_3、Na2EDTA、CuSO_4、Na_2MoO_4、ZnSO_4、CoCl_2、MnCl_2)、维生素(Vitamin B12、Vit...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C4 膝沟藻毒素 营养因子 麻痹性贝类毒素 
构建用于相关基因筛选的微小亚历山大藻产毒株基因组文库被引量:1
《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第6期179-184,194,共7页杨翠琪 赵力超 李献 王丽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40403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445);国家星火计划(2015GA780080);广东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s,PSP)严重威胁海产食品质量安全,其主要是由水体中的甲藻代谢产生。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微小亚历山大藻ATMW02基因组文库,探求与PSP产生相关的基因群。经过与无毒亚历山大藻...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素 基因组文库 分子生物学 
中肋骨条藻与微小亚历山大藻间的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6年第6期62-68,共7页王蕊 王江涛 沙相宇 孙本晶 马海力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气候变化对热带大洋上层营养盐供给的影响"(GASI-03-01-02-01)
在f/2全营养培养条件下,采用共培养以及滤液交叉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之间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指数生长后期的无藻细胞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没有...
关键词:种间竞争 他感作用 中肋骨条藻 微小亚历山大藻 自他感作用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海水中的膝沟藻毒素GTX1,4被引量:11
《分析化学》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梅晓颀 何秀平 王江涛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鸟嘌呤核苷为虚拟模板,本体聚合,合成GTX1,4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显示,MIP具有分布均匀、大小均一的孔穴。平衡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比非分子...
关键词:膝沟藻毒素GTX1 4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分离富集 微小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第13期102-108,共7页毛丹卉 解万翠 杨锡洪 章超桦 李彩媚 莫星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93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贝类-48)
为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细胞破壁率,降低提取过程中毒素组成的改变,提高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提取液的毒力,选用冻融法进行PSP提取并进行方法优化。首先对提取液p H、冷冻温度、解冻温度、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等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冻融...
关键词:冻融法 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提取 优化 
不同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被引量:2
《科学养鱼》2015年第11期59-60,共2页黄世玉 王雪虹 张丽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O22OOO3);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资助
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有3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k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zandrium minudum)、链状亚...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毒力 生长 温度 消费者健康 海水养殖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