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波

作品数:90被引量:75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贝类菲律宾蛤仔腹泻性贝毒麻痹性贝毒帕金虫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环境科学》《水产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田软海绵酸和鳍藻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22年第5期783-790,共8页韩蕾 赵芮 刘昭 贾宝林 姜祖林 冯少姝 梁玉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1404303);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0JJ25CY019)。
腹泻性贝类毒素主要包括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1,DTX-1)和鳍藻毒素-2(dinophysis toxin-2,DTX-2)。被贝类毒素污染的海产品可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危害。在我国近岸海域OA常有检出,DTX-1和DTX-2偶...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技术 腹泻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的提取与纯化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3期425-429,共5页金薇 姚敬元 贾宝林 梁玉波 吕颂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F0201104,2017FYC1404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41276099);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YTHAB201605);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201613)。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是我国近海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本研究以染毒紫贻贝为原料,贝肉均质后以0.18 mol/L甲酸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先用乙酸乙酯和氯仿洗涤,然后用大孔吸附树脂SP700净化,亲水型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麻...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 膝沟藻毒素 贻贝 提取 纯化 
我国近海河豚毒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2期161-166,共6页姚敬元 金薇 宫长宝 贾宝林 隋世峰 梁玉波 吕颂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F0201104,2017FYC1404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41276099);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YTHAB201605);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13)。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易富集于河豚鱼和螺类体内,在我国沿海食用螺类中毒事件常有发生。在我国近海采集螺类及河豚鱼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河豚毒素。2018年,在浙江和江苏近海织纹螺(Nassarius spp.)体内多检出河豚毒...
关键词:中国近海 河豚毒素 分布特征 
网状原角藻中虾夷扇贝毒素提取与纯化被引量:2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1期101-106,共6页姚敬元 金薇 陈文博 宫长宝 贾宝林 隋世峰 冯少姝 韩蕾 梁玉波 吕颂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F0201104,2017FYC1404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41276099);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YTHAB201605);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201613)。
通过批量培养可产生虾夷扇贝毒素的网状原角藻,对获得的藻泥细胞超声破碎后,用甲醇提取;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吸附网状原角藻分泌于培养液中的胞外毒素,用70%的乙醇洗脱吸附于树脂上的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网状原角藻...
关键词:网状原角藻 毒素提取与纯化 高纯度虾夷扇贝毒素 
利玛原甲藻中大田软海绵酸和鳍藻毒素-1提取与纯化被引量:2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第5期791-797,共7页金薇 姚敬元 陈文博 宫长宝 贾宝林 隋世峰 冯少姝 韩蕾 梁玉波 吕颂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F0201104,2017FYC1404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120,41276099);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AYTHAB201605);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201613)。
批量培养产生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利玛原甲藻,甲醇提取超声破碎后的藻细胞;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富集其胞外毒素并进行毒素的初步纯化。经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别得到毫克级的大田软海绵酸和鳍藻毒素-1固体。经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
关键词:利玛原甲藻 大田软海绵酸 鳍藻毒素-1 提取 纯化 
3种有毒赤潮微藻对海岸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0年第2期339-347,共9页刘仁沿 宋珊珊 宫常宝 李冬梅 刘磊 梁玉波 隋世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303)资助。
为评估海洋有毒赤潮微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用培养的产毒微藻作用于海岸底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测序,分析比较产毒的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e)、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微小亚历...
关键词:有毒微藻 网状原角藻 利玛原甲藻 微小亚历山大藻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石房蛤毒素免疫亲和柱制备及柱效测试研究被引量:4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年第14期4565-4571,共7页岳亚军 朱波 伦丽丽 徐娜 梁玉波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70303153141776)~~
目的阐明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免疫亲和柱对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亲和作用。方法通过纯化的STX单克隆抗体与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制备STX免疫亲和柱,采用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标液进行过柱...
关键词:石房蛤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回收率 
中国近海藻毒素及有毒微藻产毒原因种调查研究进展被引量:31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3期511-524,共14页梁玉波 李冬梅 姚敬元 金薇 宫长宝 刘仁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1404303号,2016YFF020110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120号,41276099号
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我国近海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基本呈现逐年加剧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南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较重;21世纪初,北黄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较重;近几年,渤海和福建近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较重;可产生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微藻...
关键词:中国近海 藻毒素 有毒微藻 毒素检测方法 
獐子岛海域浮游甲藻及有毒微藻的年际变化研究被引量:4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3期672-683,共12页宫长宝 冯志权 王丽 梁玉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1404303号,2016YFF020110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576120号,41276099号
2011-2017年,每月一次,通过对獐子岛海域29个站位浮游甲藻的调查,探究浮游甲藻种群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了浮游甲藻19属47种,其中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种类最多为17种,鳍藻属(Dinophysis)和角藻属(Ceratium)各4种,裸甲藻属(G...
关键词:獐子岛海域 甲藻 有毒微藻 种群结构 年际变化 
我国虾夷扇贝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8年第5期785-791,共7页宋珊珊 车如心 刘仁沿 王爽 梁玉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0;41176086)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是甲藻产生,并可在滤食性生物体内累积的一类多环聚醚海洋微藻毒素。由于其经常与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中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
关键词:虾夷扇贝毒素 腹泻性贝毒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