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劳动行为禁止制度的内涵解析及本土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颖慧[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上海200241

出  处:《学术交流》2015年第11期149-154,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不当劳动行为禁止制度是为了维护劳资双方在集体协商中处于平等地位,保障劳工建立集体组织以及进行集体谈判协商而设立的一项制度,是集体协商得到落实的制度保障。这项发源于美国、在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得到立法明确设立的制度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借鉴的阶段,对比美、日两国不当劳动行为禁止制度立法,综合考量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不当劳动行为禁止制度设立的目标应侧重于防止雇主利用其优势地位实施侵害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行为。同时,若建立完善、系统的不当劳动行为禁止制度,则亟需在立法上确认不当劳动行为的具体类型及认定标准,以及建立相应的不当劳动行为救济机制。依据雇主破坏劳动者权利种类而划分具体类型以及建立一种介于行政与司法之间的准司法裁决机制不失为一条可选择之路径。

关 键 词:不当劳动行为 集体协商 不利益变更 救济机制 

分 类 号:D912.5[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