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晓春[1]
机构地区:[1]哈尔滨金融学院,150030
出 处:《文艺评论》2015年第10期113-115,共3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13年度黑龙江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俄罗斯后现代小说互文性研究"(编号:13B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元白对诗经接受研究"(编号:1254G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一、“互文性”概述法国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蒂瓦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互文性,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她的互文性理论极大拓展了文本研究的时空界限,文本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被融入到历史语境和文学传统当中,互文性将原本孤立的文本个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探索文本与文本之间微妙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