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彩霞[1] 石梅[1] 王伟[2]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16000 [2]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  处:《校园心理》2015年第6期399-400,共2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  金:延安大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YDQ2014-07)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1997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Ⅲ。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4])。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正好切合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此,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努力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思想应用及实践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来,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心理学思潮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心理学工作者 传统心理学 团体辅导 矛头直指 自我概念 

分 类 号:G441[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