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贵晨[1]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1-75,共5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杨绛先生译西班牙佚名小说《小癞子》,感慨我国读者对此书缺乏"深入求解"。这部书的一个"妙处"就是其叙事以"七"为度数的"七"律结构。这一特点既体现于全部七章的安排,又见于今存文本完整的全部三章小说都"分成七个部分"。在世界历史暨文学文献的范围内,《小癞子》叙事的"七"律结构算不上首创。但是,作为一部小说全本以至于各章叙事以"七"为结构度数的应用,《小癞子》很可能是世界第一。这一特点直接由于作者对数理的关注,更深刻的渊源则在于"七"是一个象征周期圆满的世界性神秘数字,在基督教文化中尤其备受推崇的传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