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癞子》

作品数:3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德恩吕霄霄马兰海李志斌王莉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常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怀化学院学报》《世界文学》《青年文学》《锋绘》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象学视域下的中西“行走文学”比较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175-178,共4页罗卫 
《小癞子》描述一个卑贱穷苦孩子的坎坷人生,抨击了16世纪西班牙没落贵族和教士的堕落糜烂生活;《三毛流浪记》则刻画了流浪儿三毛的动荡岁月,揭露了中国旧社会弱肉强食的残忍社会局面。本研究基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从以上中西行走文...
关键词:《小癞子》 《三毛流浪记》 形象学 流浪汉形象 
《骆驼祥子》和《小癞子》主人公之比较
《世界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474-480,共7页缪逸凡 陈旭初 
《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述车夫祥子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小农经济解体后涌入城市的农民阶层挣扎求生的辛酸历程。《小癞子》是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说描述了十六世纪中叶,封建制度濒临崩溃、农...
关键词:《骆驼祥子》 《小癞子》 人物比较 悲剧奋斗史 城市游民 
城市文学论纲:现代性、总体性与历史性被引量:1
《青年文学》2022年第2期137-142,共6页徐兆正 
一、城市文学与现代性十九世纪巨型城市的出现,就其对文学的影响来说,主要体现在对流浪汉小说的变革。早期的流浪汉小说,无论是十六世纪作为开山鼻祖的《小癞子》,十七世纪的《堂吉德》《痴儿西木传》,还是十八世纪的《吉尔·布拉斯》...
关键词:流浪汉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痴儿西木传 《项狄传》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小癞子》 巨型城市 十九世纪 
神圣与世俗的协商——《小癞子》的现实摹仿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2-59,共8页刘懿磊 孔令然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18WWC244)。
“流浪”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西方流浪汉小说的产生与希腊罗马的史诗、中世纪的市民文学均有渊源,表征为一种混杂悲喜剧风格的反英雄自传。西方文学史上的流浪汉小说,特指16世纪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其开山之作《小癞子》融合基...
关键词:《小癞子》 摹仿 人本精神 协商 
流浪将何之:文学家艾芜的创作
《四川文学》202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冉云飞 
西方小说写作史上一直有股或被迫或主动,摆脱诸种羁绊,尝试一种新生活的传统。从无名氏《小癞子》的流浪汉小说,到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成长小说,以至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样的公路小说,绵延不辍。高尔基夹在其间,...
关键词:流浪汉小说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 艾芜 成长小说 西方小说 《南行记》 《小癞子》 
那些关于大作家狄更斯的私事
《现代阅读》2020年第1期65-66,共2页毛姆 罗长利(译) 
查尔斯?狄更斯于1812年在英格兰朴次茅斯出生。两年后,父亲约翰调职伦敦。一家人在伦敦度过了3年,后来,随着约翰再次调职,一家人又迁往查特姆。就是在此处,小查尔斯的读书生涯幵始了。他的父亲藏有一些书籍,数量不多,但其中有如《汤姆?...
关键词:狄更斯 《小癞子》 布拉斯 小查尔斯 《蓝登传》 英格兰 
浅析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中的主人公性格特点
《锋绘》2019年第3期49-49,共1页赵士璇 
小癞子原本天真善良,当他经历了社会生活之后开始变得自私。因为出身卑微,所以成为仆人去伺候多个主人,切肤体会到世间疾苦,懂得人间冷暖。
关键词:流浪汉小说 性格特点 社会经历 
现实的流浪汉——读《小癞子》有感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99-99,101,共2页谢雨佳 
《小癞子》原名《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它开创了流浪汉小说的先河,记述了一位流浪汉的各种人生遭遇,生动形象的呈现了一个善良、乐观的流浪汉形象。它通过新颖的叙事结构形式,呈现了色彩斑斓的真实生活现象,特别是下层百姓的悲欢离合...
关键词:小癞子 现实主义 流浪汉 社会黑暗 
16世纪社会风俗画《小癞子》——从非英雄人物看西班牙现状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4X期82-83,共2页甘雨露 
《小癞子》一文简洁而朴实,通过描述一个卑贱穷苦孩子的痛苦遭遇,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反封建教会的思想.它是公认的流浪汉小说的开山之作,通过城市底层非英雄人物的视角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真实反映了中世纪西班牙的...
关键词:风俗画 现实主义 西班牙现状 小人物 
“流浪汉小说鼻祖”《小癞子》叙事的“七”律结构——试对杨绛先生“深入求解”的响应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1-75,共5页杜贵晨 
杨绛先生译西班牙佚名小说《小癞子》,感慨我国读者对此书缺乏"深入求解"。这部书的一个"妙处"就是其叙事以"七"为度数的"七"律结构。这一特点既体现于全部七章的安排,又见于今存文本完整的全部三章小说都"分成七个部分"。在世界历史暨...
关键词:《小癞子》 “七”律结构 杨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